突变元年伊甸园之路值得玩吗
近年来,离开你的老东家单飞并建立一个新的工作室来尝试开辟新天地并不罕见。
没有了传统的3A游戏开发模式,游戏创作者在选择开发中小型游戏时需要承担的风险更小,有更多的创作思路供他们使用空。2018年上半年,由《黑仔》和《收获日》前制作人组成的工作室“The beard Ladies Consulting”发布了《突变之年:伊甸园之路》(以下简称《突变之年》)的预告。这款基于XCOM概念的游戏通过了它的特别之处当然,光看起来酷是不够的。类似XCOM的游戏有很多,但这款《突变元年》能不能走出自己的风格,而不是简单的照搬前者?
机遇与危险并存的荒原
作为众所周知的背景设定,后启示录主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形式的创作中。《突变元年》虽然不是大型作品,但表现力还是可圈可点的。
游戏中的大部分场景都是“远古文明”毁灭后的自然再繁衍环境,比如废弃的隧道,爬满藤蔓和灌木的建筑,很好的渲染了末世的荒凉感。同时,突变的第一年通常会刻意描绘出一种阴郁而隐秘的气氛。所以大部分场景都有一些影响能见度的因素,比如夜晚、雪、雾。这也非常符合游戏性中强调潜行和渗透的设定。
废弃隧道
除了画面的表现力,这个废土本身的设计也是《突变之年》和类似XCOM的策略游戏最大的区别。
游戏没有选择重新执行的任务和关卡。相反,玩家必须解锁地图上的地标,并推进通往伊甸园的旅程,这也是变异第一年最重要的环节:探索。为了契合这个设计,玩家进入各种地图的第一阶段并不是传统的格子模式,而是神视角的自由探索模式。玩家可以用箭头键在地图上自由探索,而这样的设计也决定了制作团队应该更加关注每张地图的景观和独特性,而不是依赖程序生成。
非战斗状态下的自由探索模式
事实上,变异第一年地图的探索包括游戏中的几个重要系统,包括战斗信息、资源收集和叙事辅导。玩家对敌人在地图上的布局和行动路线的推测将决定战斗的方向,探索废墟的每一个角落,收集资源将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遗迹和建筑中留下的信息将是这个末日世界对自己背景的补充。
当然,循序渐进的路上分支很多,往往会有一些短时间内难以克服的困难。选择以后再战才是上策。变异元年还有大地图模式,玩家可以随时回到探索过的地方或者主基地,非常方便。
方舟,主基地。
不寻常的三重奏
在很多欧美小团队战术策略游戏中,玩家带领的团队成员通常是一些在当前游戏环境中拥有独特技能的单位,而没有单独的角色。在很多情况下,它们甚至被用作战术消耗品,比如XCOM2和幽灵教义中的精英战士/特工。
在变异的第一年,玩家可以使用的角色是有限的,而且是“特质的”。在后台,这些被玩家操控的“不知名”变种人,是幸存者中的精英战斗力,他们被称为潜行者。在游戏的世界观下,文明被疾病和核战争摧毁,大部分用来维持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基础设施不复存在,被污染的荒原上到处都是变异生物和食尸鬼。因此,在迷雾出没的危险区域寻找有用的材料是猎人的主要职责。由于资源的短缺和技术的匮乏,即使是猎人的顶级装备也只是一些用废铁组装的老枪。
这一切都使得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在游戏中占据重要地位。
变体技能树
虽然他们是“人”的变体,但从主角形象来看,他们无疑是另一种更奇特的组合:
沉稳的猪,吵闹恶毒的鸭子,敏捷的狐狸等等。虽然看起来并不是拯救世界的可靠组合,但是自身的变异能力可以帮助玩家克服很多困难。游戏中的每个角色都有成长体系,随着杀怪的探索而上升。人物还可以解锁很多实用能力,包括强力冲锋,操纵藤蔓控制敌人等等。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但游戏阵容中只能同时产生三个角色。所以决定主要训练哪个角色,也会改变以后的战术选择。
角色专业化带来了突变第一年的又一次变化;这些奇形怪状的角色在人物和形象的构建上投入了更多的心血,这在其他同类策略游戏中很少体现。当然,这并不是说《突变元年》有着很长的剪辑动画和精致的叙事桥段。其实游戏里的对话很短,背景故事的讲解也近乎简单。然而,当这些“变种人”探索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时,他们的插科打诨或观点冲突给这末世孤独的旅程增添了更多色彩。
不同的角色对地图上留下的文明遗迹有不同的看法。
游戏的漫画剪辑
战略整合
虽然制作团队在商店界面直言,这本书大量借鉴了XCOM模式,但从游戏机制来看,突变之年明显混合了多种游戏元素。
虽然地图探索部分是自由操控,但游戏进入战斗模式后依然是标准的回合制,UI和操作习惯也非常接近XCOM系列。但除了这些,游戏整体强调的是潜行活动和低调风格。猎人技术娴熟,但面对大量变异生物和机械造物时,依然无能为力。所以在变异的第一年,玩家需要提前在自由探索模式中找出敌人的路线和地图结构,分析地形因素,找出敌人的行动轨迹,这也是很多隐形游戏中常见的逻辑。
另外,虽然XCOM也有使用潜行伏击敌人的设定,但是玩家角色在变异第一年的潜行状态并不是一起触发的。即使一个单位已经触发了战斗,剩下的未被发现的单位仍然可以在自由模式下行动。这样的设定也可以让玩家实施一些“东引西出”的战术。
要悄悄从敌人眼前溜过去。
除了以潜行为主的战斗策略,游戏还加入了一定量的RPG组件。玩家可以在地图上搜索到许多古代文明留下的武器部件和“神器”。这些配件可以用来强化武器或者在大本营交换被动技能。其实地图上有很多区域都有等级压制。如果玩家不把装备升级到一定程度,就很难抵御敌人的攻势。而且“逐个击破敌人”的策略还要求玩家在“沉默”的状态下进行一轮击杀,否则会引起敌人的警惕,导致计划失败,这也对玩家的装备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所谓的“神器”
缺少内容填充框架
作为一部原创作品的首秀,《突变元年》在创意上无疑是优秀的。但多元化的设计在造就其独特体验的同时,也暴露出制作团队“野心过大,规模不足”的弊端。
探索、角色扮演、回合制战术、潜行——这些都是制作团队试图在这部作品中呈现的核心元素。但如果深究其深度,会发现几乎每一个方面都是“失落”的:游戏有角色成长,但技能树很简单;游戏强调潜行,但后期战斗总有无法避免的对抗;游戏角色刻画深刻,但主线8小时的过程和“开放式结局”让人深感“这个故事未完待续,请等到下回。”
很明显,技能树并没有提供太多的选择。
方舟的长老们有时会介绍一下世界的背景,但信息还是不多。
对于战略最重要的部分,在游戏掺杂了RPG等元素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的数据问题。
玩家简单的升级项目和武器增长透露出游戏内容的简单,但敌人的数值增长明显不对等。高难度下,玩家个位数的武器威力与敌人后期几十血高甲形成强烈对比。虽然真的打起来不会很无奈,但玩家还是很容易感受到敌我实力不平衡的“错位感”。
有限武器增长设置
此外,相比欧美SLG,变异元年也缺乏持续的游戏内容。没有自定义的AI挑战,MODs和任何多人游戏元素。虽然在游戏思维上,《突变之年》强调线性体验,在单个地图的精细雕刻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对于追求战略深度和可玩性的玩家来说,并不是最佳选择。
敌人的数据增长速度比玩家快很多。
摘要
虽然游戏行业试图通过奇怪的组合出奇制胜,最终出现了很多吃力不讨好的例子,但是《突变元年:伊甸园之路》巧妙地避免了这些错误;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给Division 空习以为常的后启示录题材赋予了别样的风格,为游戏氛围增添了一份魅力。吵闹的鸭子和沉静的猪绝不是常见的组合,准确的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游戏的潜水设计和RPG部分的引入也让游戏不仅仅是一款纯策略游戏。在人物穿越笼罩在迷雾和夜影中的荒原,踏上寻找伊甸园的旅程中,他们收集资源,升级成长,避人耳目,以更具策略性的玩法带来新颖的游戏体验。
游戏的画面还是很棒的。
然而,行业内众多前员工组成的“简历”并不能掩盖他们是一个小团队的事实,而当他们选择将如此多的元素和机制与突变的年份混在一起时,劣势也就不可避免地被埋下了。体量和成本的问题让游戏的很多方面戛然而止而不是止步不前;简单的技能树设定让游戏的某些部分看起来空宽泛而缺乏深度,而一轨游戏设计和数值溢出的问题也让它比传统的策略游戏更缺乏可玩性和挑战性。这些问题让《突变元年》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故事驱动的线性游戏,有着策略游戏的皮肤。
虽然有些是“好吃的,再饱也不好吃”,但《变异元年:伊甸园之路》的成绩依然令人钦佩。它成功搭建了一个漂亮的框架,但自身的制作规范还没有填补,存在一些缺陷,这并不妨碍它是一款创意独特、特色十足的策略小游戏。
本文地址:https://www.shumaav.com//game/walkthrough/997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