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款笔记本性价比高,国产笔记本电脑性价比排行榜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哪款笔记本性价比高,以及国产笔记本电脑性价比排行榜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国产笔记本电脑性价比排行榜
1、联想笔记本电脑14英寸办公轻薄本扬天V14英特尔酷睿i38G256GSSD
2、华硕新款高颜值14英寸i3轻薄本笔记本电脑i3-1115G48G512G固态
3、联想ThinkBook13x13.3英寸高端超轻薄笔记本2.5K全面屏i7-1160G716G512G
4、华为13.4英寸全面触控屏/轻薄办公本笔记本电脑11代酷睿i7-11370H16G512G锐炬显卡
5、神舟优雅X4D214英寸轻薄办公笔记本电脑(5205U8G256GSSDIPS)
6、荣耀笔记本14英寸全面屏轻薄笔记本电脑(i516GB512GB)
十款最好旧笔记本电脑
一、低预算入门办公本:HP840G3
入选理由:这款机型当年的定位是日常办公和家庭娱乐,是在2016年上市的。它最大的优势就是1920*1080的分辨率和丰富的接口,网线口,Type-C,DP接口。再加上六代i5的性能加持。2000左右就能搞定,性价比想到高。当年的价格要7k+了。
二、休闲娱乐之选:微软Surfacepro5(平板电脑)
?
入选理由:微软的产品不用多说了,一直以高溢价著称。不过对于二手产品来说,就非常划算了。3000价位最有逼格的二手笔记本,超高屏幕素质,3k+分辨率,超轻机身。码字看报表、追剧盖泡面神器。最重要的是要比surfacego性能强很多。
三、公司办公商务之选:ThinkpadT460S
?
入选理由:ThinkPadT系列是ThinkPad的高端系列,定位略低于旗舰X1。和其他几款相比,它更偏中庸一些,也就是一般轻薄,拓展性不错,性能释放不错,可选配置丰富,加点钱可以升级成独显GT930,稍厚的机身可以提供较长的键程,手指舒适度更胜一筹。和X1相比优势在于接口更丰富。
四、高端商务之选:ThinkpadX1Yoga2016
入选理由:ThinkPadX1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商务旗舰机型的标杆。2016款比2015款有较大的升级,硬盘采用的是最新的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和现在2021年大多的固态硬盘是同一个协议。
五、顶级旗舰高品质之选:XPS13-937
入选理由:戴尔的XPS系列一直是我最喜爱的机型之一,它的质感真是太完美了。虽然是四年前的机型,但至今我看到他仍有购买的冲动。带着它出门,无论是面对MacBook还是ThinkPadX1都丝毫不落下风。作为Dell的顶级旗舰产品,整机做工非常优秀,金属外壳,重量只有1.2kg,真的是非常优秀。屏幕素质也非常高,400nit的最高亮度,99%sRGB的高色域。而且它的接口在当年来说是非常超前的,放在2022年的今天都是主流水准。雷电3,USB-A口,三合一读卡器,音频口一应俱全。i5-8265U的处理器性能也比之前的处理器要好不少。
六、苹果笔记本入门:MacBookProM
七、入门移动工作站:戴尔PrecisionM4800
入选理由:可选配置丰富,i7-4800MQ性能依旧在线,依旧吊打现在主流的低端处理器。屏幕可选1080P的IPS屏幕,视觉效果也有保障。K2100M的专业图形显卡以及16+512的组合可以很好的满足各种工程制图的性能需求。
八、全能之选:HPZBOOK15G3移动工作站
入选理由:ZBOOK是HP的移动工作站系列,专业设计软件用专业显卡的表现远胜于这个价位的游戏显卡,如:CATIA、UG、SolidWorks、ProE等。ZBook15G3比上一代G2更薄27%,轻7%。移动工作站对于一般的办公、娱乐、平面设计等需求都可以很好的满足。HPZBOOK15G3采用了i7-6820HQ的高性能CPU,性能吊打现在intel11代轻薄本。
九、高品质工作站:联想ThinkpadP50
入选理由:P50是当年的旗舰机型,这款移动工作站最大的特点就是可选4k级别的超高清屏,当年价格接近3W。用料十分讲究,比起一些动辄3kg的移动工作站来说,算是非常轻薄的机型了。重量做到了2.5kg,和现在的主流游戏本差不多。用户口碑也非常好。想要体验ThinkPad黑科技的用户,ThinkPadP50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十、游戏玩家之选:HP/惠普暗影精灵5
入选理由:惠普暗影精灵4代当年凭借出色的设计和性能荣获2018ChinaJoy黑金游戏终端产品奖。其能力无须质疑。当年的暗影精灵可谓是意气风发。i5-9300H+GTX1650的组合,就算放在22年的当下,可以轻松战胜绝大部分5k以内的游戏本。
什么笔记本性价比最高
联想小新Pro16。
联想小新Pro16,全新16英寸2.5K分辨率大尺寸高色域屏幕,显示效果细腻真实,搭配上16:10的黄金比例,显示区域更大,满分大屏配备120HZ高刷新率,给予丝般顺滑的流畅视觉体验,全新锐龙5000系列标压处理器。
想求一个性价比较高的笔记本,有什么推荐
有哪些性价比高的笔记本?其实完全可以自己攻略,但是在自己攻略之前我先给你科普科普一些知识,这样更能方便你能购买到心仪的电脑。因为别人推荐总是别人推荐,自己了解一些知识自己选购才不后悔。
确定自己的预算和需求
1.价格区间。不论你是买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电脑,这个问题我是最先要问到的问题,因为在没有需求和预算之前的推荐都是扯淡,人家就只有3000元你非要推荐一个一万元的,人家是要办公的你非要推荐一个游戏本,因此购买笔记本之前最大的前提就是需求和预算。
2000-4000元之间的笔记本,这个预算区间的笔记本多是用来办公、影音、简单游戏,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这个区间的垃圾配置特别多,要么就是高配CPU搭配低内存,要么就是上一些奇葩U,然后给你一个配置不知道牌子的内存和固态。并且这个价位的本子大多不论是外观还是模型设计以及散热都不是太良好,因此这个价位的本子你要擦亮眼睛多比较,多看评测,在下定单,否则买来不到半年就能让你后悔死。总之就是一段时间后各种小毛病,你要说大毛病还真没有,更多的就是偶尔蓝屏,散热不佳导致降频,要么就是越用越卡,硬盘度盘性能直线型下降等等这些古怪毛病。
4000-7000,这个价位的本子基本上是用户比较好的选择范围,这也是我一直极力推荐的预算区间,即使你没有足够的预算也最好能到4200这个价位。可以说很多厂商的主战场也是这个区间的,不论是游戏本还是入门图形工作站,这个区间都有可能出现,并且这个区间的本子总体质量比较好,配置方面不会有奇葩配置,硬件也都是主流一二线品牌。
10000元以上的本子,这个区间价格的本子一般购买人数比较少,但是这个区间的本子你稍不留神也会买到名不符其实的产品,大多数这个区间的本子更多的强调其品质和细节方面。
2.确定自己的需求
如果是追求轻薄便携,日常影音娱乐,使用一些Office办公软件,2D类的平面设计,玩一些如英雄联盟,刀塔,卡牌类等不吃性能的游戏,续航时间较长。此类需求就比较适合轻薄本或者全能本,正常来讲无游戏需求3000-4000的笔记本电脑就可以满足,但是如果玩一些游戏建议预算5000左右笔记本电脑合适一些。
如果是追求高性能笔记本,比如游戏和大型3D以及后期制作等,一些经典系列的笔记本还是很多的,比如苹果的笔记本在设计及程序编程上有着独有的优势。一般情况下最好选择散热能力比较好的,不论是工作还是游戏都有着较好的散热能力。比如联想拯救者、惠普的暗影精灵、华硕的飞行堡垒、神州的战神系列等。苹果笔记本多倾向于工作型,其游戏能力基本上和他无关,除非你是在重装成win系统平台,但是这样的话不如直接上win平台笔记本,性价比会更高。
品牌方面
品牌方面,其实现在笔记本品牌真是挺多的,从一线到二线还有一些不出名的品牌就更是多了。比如最近出现的这个机械革命,配置真是无法说,总之就是高性能,低价格,但是我一直没敢下手,真是不敢相信他的品质啊。
我们能够常见的老牌笔记本厂商就是联想、戴尔、苹果、惠普、华硕、宏碁、神州、外星人。至于后面出现的小米、华为、机械革命等这类的笔记本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还有就是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的三星、LG等前几年出货量也在前面的笔记本,虽然近几年的产品力的确不太好,但是依然在市场有着一定的份额。
因此品牌方面我们还是尽量选择第一梯队系列的笔记本。联想不多说了各个系列的本子是一应俱全,不论是轻薄本、游戏本、综合本、小型本,应有尽有,但是联想除了高端的ThinkPad系列之外,Y系列和拯救者这个系列是性价比比较不错的笔记本。宏碁可以说是全系列性价比最好,因为其笔记本的外壳建模反正一直都没啥变化,用料方面也是以工程塑料为主,因此学生购买宏碁笔记本是比较划算的。
至于惠普的笔记本建议直接购买其4500以上的价格区间,近几年比较出名的就是暗影系列了,关于惠普的详细系列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有详细描述。惠普的战系列笔记本主要主打综合本,就是办公游戏兼用型,但是要买他的战系列不如直接购买小米的笔记本,毕竟小米的外观足够苹果笵。苹果的不多说了反正价格在那摆着呢,如果你不是果粉或者是图形图像工作者尽量避免购买它吧。神州的战神系列也是非常不错的,至于其他的系列的就不用再看了,到现在来说我对他的其他系列的做工也不是太认同。
笔记本具体硬件知识
1.CPU
CPU是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核心,可以说购买笔记本之前,最先要确定的就是要买intel平台还是AMD的平台,可以说在锐龙上市之前,大家购买笔记本基本不会考虑AMD的U,因为前几年AMD的U真是惨不忍睹,在台式机上都是一个火炉子,要是放到笔记本上真是不堪设想,因此各大笔记本厂商也是基本不会使用AMD的方案的。但是自从锐龙很空出世以后,近两年采用锐龙CPU的笔记本也是大量的上市了。但是就笔记本而言,我还是推荐INTEL平台更多一些,毕竟在笔记本领域intel的稳定和低发热对于笔记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先说下CPU的各种后缀吧,只有知道了这个你才能更好的选择。
一般笔记本上CPU后缀的意思:
H标准电压,焊接,不可拆卸I59300HI79750H常见于游戏高性能笔记本。HK标压解锁可超频I9-8950HK(见于大多数顶尖游戏本,全能本散热崩)HQ标准电压四核焊接不可拆卸Q物理四核U低压i510210U(轻薄本/全能本)天梯图是个好东西,如果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就是查看近期的CPU天梯图,这个天梯图可以很清晰的给你展示出两家CPU到底水强谁弱。对于刚入门的小白来说是最简单易懂的。
2.显卡(GPU)
笔记本电脑都是有显卡的,CPU里面会自带一个核显显卡保证笔记本电脑正常使用。
一般正常Office办公和2D类的CAD或者跑一些数据都是不需要独立显卡的,核心显卡比起独立显卡耗电少,发热低是轻薄本的首选。
用Adobe软件或者3D类的建模,绘图,简单的机器学习是需要独立显卡的。对于玩游戏需求根据游戏不同,对显卡要求也各不相同。
同样有CPU天梯图就会有显卡天梯图,不懂的小白可以直接看天梯图即可一目了然知道哪个卡最具性价比,性能哪个强哪个弱也是一眼即可发现。
一些常见的型号MX150/MX250入门级独立显卡,可以满足CSGO,刀塔,英雄联盟等不太吃性能的游戏需求。GTX1050GTX1650入门级游戏独立显卡,满足一般的视频剪辑,渲染,3D制图等加速使用,以及简单的小型单机需求,如守望先锋,GTA5,等等GTX1060/GTX1070/GTX1660Ti/RTX2060/单机游戏流畅使用的最低显卡要求,可以满足只狼,绝地求生,战地,3D扫雷等大型单机的流畅运行,也是目前比较主流的玩游戏必备显卡。RTX2070/RTX2080目前笔记本电脑较为顶尖的显卡,通吃各种大型单机可以保证特效全开,极少数单机优化比较差可以无视,价格非常贵。3.硬盘和内存
硬盘和内存这个东西,要从你具体的需求来购买,一般情况下就目前来说,512GB的固态硬盘已经基本够用了,除非你要用来做后期,影视剪辑、图形图像。因为这些需要大量的素材以及各种视频学习教程,因此这种的需求一般都是固态加外置移动硬盘配合比较有优势。
大多数时候尤其是现在光纤百兆入户,大多数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使用,不用过多的保存到本地。并且500GB的固态硬盘的性价比也是最高的,一般你的电脑即使玩大型游戏一般也不会多余三个。如果实在不够可以扩展,固态硬盘这一块一般选择三星或者intel的固态,这两个品牌的固态硬盘是真的好,不论是读写速度和寿命绝对推荐。
关于更换/增加内存:轻薄本/全能本的内存是焊接在主板上的如果打算加内存请查询一下是否可以加装内存,大多数轻薄本是不可以自己再加内存的。游戏/高性能笔记本因为机身厚度一般是留有内存插槽可以自行增加内存。
日常笔记本电脑建议8g起步,玩单机或者多开软件建议加内存到16G,这样切换软件或者多开会比较流畅。两条8G内存可以构成双通道,双通道对于GTX1060或者更高性能的显卡玩游戏帧数提升比较明显。
4、笔记本电脑的屏幕
屏幕直接影响你眼睛看到的观感如何,因此一块好的屏幕对于日常使用的舒适度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般来说IPS屏幕比TN屏幕的观感更好一些,所以目前的推荐大多数都是IPS屏幕。但是TN屏幕的响应是最高的。现在有些TN屏幕的素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TN屏并不一定不是好屏幕。预算低常规推荐:无修图需求可以选择厂家标称45%NTSC色域的IPS屏幕。(预算较低)一般使用推荐:有修图(非专业)需求选择72%NTSC色域的IPS屏幕。(预算充足足够使用)专业需求:推荐符合100%sRGB/100%AdobeRGB色域的屏幕,此类屏幕素质较好。(需要校色)有FPS类游戏需求或者预算充足玩游戏追求体验可以考虑144Hz或者更高刷新率电竞屏幕。
笔记本推荐
以上在详细叙述了一些购买笔记本的基本知识之后,我本人推荐几款笔记本。
1.轻薄本:RedmiBook14AMD版本、小新Pro13AMD版本、荣耀MagicBookAMDLinux版本、惠普战66AMD高色域。
2.全能本:神舟精盾U45S1、联想小新Pro13、华为MateBook13(2020版本)、小米Pro512G固态的版本
3.高性能本:戴尔灵越7591、炫龙DD3Plus、联想拯救者Y7000、惠普暗影精灵5、机械革命X3。
以上就是我从选购笔记本的基本常识以及如何自己选购笔记本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最后就是为你推荐了一些我认为比较不错的笔记本。有啥问题大家可以留言讨论。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地址:https://www.shumaav.com//shumabaike/dnzs/28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