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终奖扣税对照表 2022年开始年终奖也需要缴纳个税,对此大家怎么看

2024-03-30 19:22:08 阅读 :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2022年终奖扣税对照表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2022年终奖扣税对照表以及2022年开始年终奖也需要缴纳个税,对此大家怎么看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年终奖要扣多少税

年底了,许多小伙伴最关心的事就是今年能发多少年终奖。从2019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开始实行。新税法提高了免征额,增加了专项扣除,调整了各个税率对应的收入范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个人所得税。不过,有时候发工资时,会出现多发一块钱,税后收入少几千甚至几万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

月薪个人所得税

简单起见,我们把个人收入分为月薪和年终奖,并且假设月薪全部是工资所得,然后计算个人所得税。

2022年终奖扣税对照表 2022年开始年终奖也需要缴纳个税,对此大家怎么看

首先必须明确:不是所有的收入都需要缴税,国家规定:应纳税收入等于收入去掉五险一金,再去掉免征额之后的剩余,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免征额为5000元,也就是说,月薪中的应纳税收入为:

个人所得税是累进税,也就是说,不同阶段的应纳税收入按照不同的税率征缴所得税。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累进税率如下:

即应纳税收入不超过3000元部分,税率3%,3000元到不超过12000元部分,税率10%…

例如,有一个公司职员小王,每个月的工资是20000元,五险一金假设为2000元,再扣除5000元免征额,他的应纳税收入是20000元-2000元-5000元=13000元。

这13000元的应纳税收入跨越了前三个税收区间,要计算个税,就需要把每个阶段对应的个税计算出来,再把它们相加,如下:

前3000元,按3%征税,税额3000元×3%=90元;

3000元~12000元部分,按10%征税,税额9000元×10%=900元;

12000元~13000元部分,按20%征税,税额1000元×20%=200元;

将三个部分的税额相加,90元+900元+200元=1190元。这就是小王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不过,这样计算个人所得税有点繁琐。为了方便大家计算,税务局给出了一种简便算法:

例如:小王的应纳税收入在13000元,处于20%的税率档位,此时的速算扣除数为1410元,于是小王的个人所得税为:

13000元×20%-1410元=1190元。

与上述计算结果相同。税务局给出了各个阶段的速算扣除数,如下:

速算扣除数的存在是为了弥合最高档位税率和前面抵档位税率之间的差距,保证税收与收入的函数是一个连续函数,计算结果与分段计算再累加相同。显然,在这种累进税制的情况下,月收入提高后会按照一定比例征税,不会出现月薪高一元,税后收入反而下降的情况。个税以及税后收入随着税前收入的变化如下所示。

年终奖所得税

相比于月薪,年终奖的所得税算法则比较“奇葩”。

计算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将年终奖除以12,计算出“全月收入”,按照全月收入及刚刚给出的月薪-税率表格,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例如:小王年终奖36000元,则全月收入为36000元÷12=3000元,处于第一档位,税率3%,速算扣除数为0。注意,在这里并不存在免征额5000元和五险一金的问题。

然后,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算法如下:

例如:小王年终奖36000元,按刚才说的算法确定了税率3%,速算扣除数为0,则小王的个人所得税为36000元×3%-0=1080元。

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问题:在计算年终奖税率时,是将年终奖平摊到12个月上确定的税率,这有助于降低个人所得税。但是,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用总体年终奖乘相应税率,相当于计算了12个月的个税,那么速算扣除数也应该扣除12倍,才能保证函数是连续的。

但是,个税法规定在计算年终奖个税时,速算扣除数与每月收入时相同,且全年只扣除一次,少减了11个月的速算扣除数,这就会使得年终奖个税在每个税档临界点的跳跃式上升,多发一块钱,反而会引起税后收入下降许多,这就是所谓的“年终奖临界点”,或者“年终奖盲区”现象。

例如:小王的老板本来想给小王发36000元的年终奖,按照刚才的算法小王应纳个税1080元。但是由于小王在年底工作出色,老板临时给了小王1元奖金,于是年终奖变成了36001元,对应的全月收入为3000.08元,这样小王的年薪收入就落入了第二档征税区间。

于是他需要缴税为

36001元×10%-210元=3390.1元。

由于多发了一块钱年终奖,造成个税从1080元变为约3390元,多了2310元,小王的税后收入少了两千多元。

我们可以把年终奖收入与对应的个税画在一幅图中:

从这张图我们就能看出:在每一个税率升档的临界点,都会出现个税的跳跃式上升和税后收入的跳跃式下降。而且,年终奖收入越高,在临界点时收入的下降越明显。在最高的年终奖96万的临界点,如果多发一块钱,会造成税后收入降低8万8000元!

当企业准备发年终奖时,一定要避开这些盲区。经过计算,盲区有以下这些区间:

比如年终奖在3.6万到3.86万之间,税后收入都没有3.6万元时候多;年终奖在14.4万到16.05万之间,税后收入也不会比14.4万多…如果年终奖落入了这些盲区,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应该自觉减少年终奖到临界区起点之前。

如何分配月薪和年终奖

我们假设小王同学是公司的业务骨干,老板给小王开出了40万的年薪,并且允许小王自由调配这40万在月薪和年终奖之间的分配比例。

根据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月薪有免征额,年终奖没有。月薪是正常的速算扣除数,年终奖在临界区有跳跃,所以相比来讲,把工资放在月薪部位更划算。但是如果全部放在月薪,会造成月收入过高,承受较高的税率。

小王究竟如何调配,才能让自己的税后收入最高呢?

因为五险一金问题比较复杂,我们为了简化问题暂不考虑。同时如果月收入低于5000,年终奖个税会有一定扣除,我们也暂时不考虑这种特殊情况。

首先,我们把收入按照税率分段切割,并且折算到年薪。比如月薪5000元是免征的,对应12个月收入是6万元。如果每月多3000元,就到了一个税率档位临界点,对应到一年12个月是3.6万元,在这段税率3%;如果再多9000元,就到达了应纳税收入12000元的税率档位临界点,9000元对应12个月是10.8万元,在这段税率10%…年终奖的计算同样如此,划分为3.6万(税率3%),10.8万(税率10%)…所不同的是年终奖在两个税收临界点上会有向上的跳跃。

现在我们可以为小王筹划收入分配了。

首先,小王的前6万收入应该放入月薪(每月5000元),因为这些收入是在免征额内的,不需要缴税。

然后,小王的第二个7.2万收入应该放在月薪3.6万(税率3%)和年薪3.6万(税率3%),两种情况下是完全相同的缴税情况。

再之后,小王必须承受10%的税率了。由于年终奖在3%和10%之间存在一个向上跳跃,月薪不存在跳跃,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填满月薪,也就是10.8万放在月薪处。

现在我们已经分配了小王24万的收入,还余下16万需要分配。我们现在面临一个两难的抉择:要么继续增加月薪,这会造成增加部分承担20%的税率;要么增加年薪,这首先需要承担一个个税的跳跃,然后还需要承担多余部分10%的税率。我们该怎么做呢?

这两种方法相比,月薪多了10%的税率,年薪多了一个跳跃,根据刚才我们的计算,在跨越年终奖3.6万时,小王会一下子多付出2310元的税。按照两种方法相差10%的税率计算,如果多出的收入不足2.31万,则月薪比年终奖多出的10%的个税不到2310元,因此放入月薪更合算。如果多出的收入超过了2.31万元,则应该放入年终奖,这样个税更少。小王还多出16万,因此下一步应该填满年终奖10.8万,税率10%,同时承受一个年终奖个税跳跃2310元。

目前我们已经安排好了小王的收入中的34.8万元,还余下5.2万元需要分配。这部分收入必须承受20%的税率了。根据刚才所说,年终奖临界区有跳跃,因此应该放入月薪。

如此,小王的月薪总收入应该为6万+3.6万+10.8万+5.2万=25.6万,平均每个月21333元。而年终奖为3.6万+10.8万=14.4万,一块钱也不能多了,否则跨过第二个临界点,收入要下降一万多。小王需要缴纳的个税为:月薪个税1856.67元×12=22280元,年终奖个税14190元,共计36470元,税后年收入363530元。

如果小王的收入更高一些,这个问题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后面的年终奖临界点处的税收跳跃更大,会造成跨两级的月薪个税也比发年终奖缴纳个税少的情况。

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9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行。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致全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一封信》,提醒纳税人注意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相关信息。这次的个税改革,除了调整税率和档位之外,还附加了一些专项扣除,如纳税人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的情况,会扣除相应的收入后计算纳税,这对家里负担较重的工薪阶层又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大家可以登录国家税务总局个人所得税APP,进行实名认证,并填写相关信息,没准可以为您每月增加不少税后收入呢。

2022个人所得税退税今日开始!超过6万不足12万退税吗退多少

我第一次操作要补缴1900元的税,第二次操作要补缴497的税,第三次操作国家退给我1.97元的税,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中的道道,我来现身说法一下。

2月份的时候,在某个群里看到一个消息,说可以预约2021年的个税申报了。于是,我赶紧打开手机上的【个人所得税】APP进行了预约,并约到了3月1日,也就是昨天。

1、看看我的骚操作:如何把补缴1900,变成退税1.9元的

其实2020年个人所得税申报后,我还退了849元。所以今年,我对这件事比较积极,毕竟这是一笔意外的私房钱,也是国家给个人的福利。

当我点开【个人所得税】APP后,发现无论是从“2021综合所得年度汇算”,还是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这两个入口,点进去都可以退税,然后进入“标准申报须知”,点击“我已阅读并知晓”。

在基本信息页面,需要核实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和身份证号,汇算地中的受雇公司和主管税务机关。有的人可能在2021年有过更换工作单位的情况,一定要确认这一步的工作单位是当前受雇的单位。

确认了这些信息之后,进入下一步操作,我得收入这一栏的“工资薪金”如上图所示,有一行红色的小字写着“存在奖金,请在详情中进行确认”,这一步特别关键,这是在提示你,你的年终奖金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结算。

在进入“奖金计税方式选择”这一列中,有两个选择: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和单独计税。具体选哪一个非常关键,因为直接关系到你,到底应该补多少税!

如果你选择“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意味着这笔奖金将和你的12个月的工资算在一起,按照最终的数字按一个税率进行征税;如果你选择“单独计税”,那么则和你的12个月工资是分开算的。

这里就出现了我开头所说的,当我按照“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时,发现自己要补缴1900元的个人所得税;而当我按照“单独计税”时,发现自己依然要补缴497元的税。

从1900到497,虽然数字减少了,但是仍然还得补缴近500元的税,为什么?我翻看了银行流水记录后发现,原来我在2021年1月时,有一笔公司发放的12000元年终奖金,同时在2021年的8月份和10月份,分别有两次提薪,这两次提薪的使我的工资在原工资基础上涨幅近50%。

所以,如果再加上年终的1.2万的奖金,以及一些其他渠道的奖金,那么全年的收入肯定超过了12万元,所以才出现了需要补缴税额的情况。

那么该怎么办呢?我想起来自己还从来没有进行过“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这其中的6项中,我符合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项。于是晚上回到家,我便开始进行这个专项的填报。

在填报之前,我自己臆想了下:比如我每月房贷3200元,12个月房贷总计38400元,房租一个月1600元,12个月总计只有19200元,赡养父母的话总计不到10000元,而另外三项“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我还不符合,所以便想当然的选择自己支出较大的房贷作为专项申报。

但其实这里我犯了一个错误:国家规定,房贷和赡养父母每个月最多可抵扣1000元,这个和你每个月实际支出的房贷及给父母的赡养费没有关系;而租房的则执行省会和直辖市每个月1500元。其它城市扣除1000元(人口100万以上),其他扣除800元(人口100万以下的)。

所以这样算下来,我其实选择租房的话,会抵扣得更多,那相应的少缴纳的税会越少,甚至退的税会多一些。

这里需要提醒各位一下,如果个人在个人的专项附加中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这6项中,尽量选择国家规定的每月抵扣多的门类,这样的话,可以多抵扣一些,算出来的应缴税额会少一些。

等我翻出了自己的预售购房合同和银行贷款合同,按照APP所需要的信息,填写了个人的购房合同编号、房屋地址、户主、电话等信息,银行贷款合同中的贷款编号、首次还款时间、还款金额等信息。

如此一系列操作下来,当我再次修改计税方案时,选择奖金单独计税,进入到“标准申报”时,发现页面的左下角显示:应退税所得额为1.97元。我在想如果按照租房的省会城市1500元来填报的话,是不是退税会超过10块钱?

在我自己一通申报下来,把自己原本要补缴1900多的税,改成了退税1.97元,瞬间觉得自己好像赚了1900元的感觉。

2、那么个人到底应该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呢?

假如一个人年总收入是15万元,那么他的缴税方案应该是这样算的:

(1)150000-60000=90000元

这90000元属于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范围,假如他每个月的房租是1500元,那么12个月总计为18000元。

(2)90000-18000=72000元

这个72000元在超过36000至144000元这个区间,那么他要缴纳的税为:

(3)36000×3%+72000×10%=8280元

也就是说,如果你年中收入为15万元,扣除你每个月1500元房租(专项附加扣除),那么你需要缴纳8280元。

同理,如果你的专项附加中还涉及了子女教育、赡养老人、房贷等,那么这些响应的扣除项也应该会在上述72000元的基础上再行减去,最后所得的数字在相应的区间范围乘以税率,得出最终应该缴纳或应该退还的个人所得税。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公式:

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缴税额

注意,这里的最后一项“已预缴税额”指的日常工资和年终奖这两种平时发放后,已经扣除的个人所得税。

2022年终奖怎么算

2022年年终奖怎么算?

一般的年终奖都是,按员工进厂的时间来算的,假设你来了一年的就拿满年的年终奖,来了几个月就按几个月拿。

但是有的公司就不是这样,因为这是一种福利的形式,有些就按你给公司做出的贡献大小来发,所以有的虽然你进厂时间比较长,但是不一定拿到年终奖多

2022年开始年终奖也需要缴纳个税,对此大家怎么看

先纠正一下,从年终奖诞生那天开始,年终奖就是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年终奖是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自始至终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年终奖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这个变化分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7年12月31日之前)

单一计税方法

二、第二阶段(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单一计税方法与新计税办法可选

三、第三阶段(2022年1月1日以后)

单一新计税办法

四、个人建议:

1、计税方法的变化对纳税人的实际税负是有现实影响的,但对于单一纳税人整体、前后税负率影响不大!

2、年终奖合并应税项目汇算清缴是大势所趋,年终奖通常与工资薪金属性一致。很大程度,规避了高收入人群分红年终奖发等乱象!

3、第二阶段仅是过渡时期。过渡期及之后的计税办法,对于普通收入人群影响有限!汇算清邀,多退少补对广大纳税人更有利!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标题:2022年终奖扣税对照表 2022年开始年终奖也需要缴纳个税,对此大家怎么看 - 百科宝贝
本文地址:https://www.shumaav.com//encyclopedia/1484661.html

相关文章

  • ()的草坪?什么的草坪填词语

    今天给各位分享()的草坪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的草坪填词语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什么草地填动词可为“修整草地”。现代汉语分为...

    2023-11-22 百科宝贝
  • .bak,bak是什么文件,可以删除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bak,以及bak是什么文件,可以删除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

    2023-11-22 百科宝贝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