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成语题汇编(201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词语)
很多朋友对于2013年高考成语题汇编和201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词语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1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词语
第一场
1、光绪:清朝第十一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四岁登基。
2、甲胄逍:甲:指铠甲;胄,指头盔。甲胄结合起来亦称盔甲。
3、梧桐:落叶大乔木,高达15米;树干挺直,树皮绿色,平滑。
4、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5、间歇:动作、变化等隔一定时间就停息一会儿。
6、味同嚼蜡:嚼:咀嚼。嚼蜡:比喻无味。读书或文章、听人说话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括燥无味。
7、陡峭:指山势高而陡峻,比喻不平坦。
8、荷尔蒙:人体内分系统分泌的能调节生理平衡的激案的总称。
9、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
10、颠茄:常用中草药之一,具有毒性。
11、熨帖:(用字、用词)贴切、妥帖。
12、猢狲:泛指灵长类动物。
13、图们江:位于吉林省东南边境,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14、恃才做物: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15、腭裂:由于颌骨生长发育障碍还常导致面中部塌陷,严重者呈碟形脸,咬合错乱(常呈反颌或开颌)软组织畸形。
16、秃鹭切:秃鹰、座山雕,泛指一类以食腐肉为生的大型猛禽。
17、蛤蟆:也叫塘蜍,两牺动物,体表有许多挖瘩,内有毒腺。
18、惴惴不安:因害怕或担心而感到不安。
19、关节:由股骨头与髓臼相对构成,属于杵白关节。
20、繁文缛节:文:规定、礼仪。缛:繁多。节:礼节。繁琐的、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21、咋舌:咬舌,形容吃惊、害怕,说不出话或不敢说话。
22、裘皮:由带毛鞣制而成的动物毛皮,用作服饰材料。
哪些原来是褒义的成语,后来却成了贬义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人的相貌会随着岁月而改变,丑小鸭出落成白天鹅。有幸运儿,就有倒霉蛋。有的则可能长残了,越来越丑。
人的相貌如此,有些成语俗话,亦复如是,可能随着时代变迁,本义消退,新义突出,其中一些褒义词,生发出贬义,播之人口,本义几乎湮没不彰。下面就分享几个原本是褒义的贬义词,希望以后再遇到这些成语时,能够想到它们过去的“样子”。
【衣冠禽兽】衣,念yì,指穿戴衣帽。
本义:指代穿着绣有禽鸟和兽类衣服的人,指明代官员。
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按照品级,所绣的禽和兽有别:
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乡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因此,“衣冠禽兽”一语初为赞语,颇具让人歆羡之意。
及至明代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官员口碑极差,“衣冠禽兽”有了贬义,成了老百姓咒骂道德败坏、残害百姓官员的话。
新义:穿衣戴帽的畜牲。比喻不知礼义,道德败坏,行为像畜生一样的人。与“道貌岸然”意思相近。
【道貌岸然/道貌俨然】本义:容色神态庄严的样子。清龚炜《巢林笔谈·谒敬亭先生》:“先生道貌岸然,接对谦和。”
今义:用作讽刺表面故作正经,内里龌龊不堪之人表里不一的样子。鲁迅《准风月谈·吃教》:“宋儒道貌岸然,而窃取禅师的语录。”
【无所不用其极】本义:指君子做事,无处不用尽心力为之。《礼记·大学》:“《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郑玄注:“君子日新其德,常尽心力,不有余也。”
新义:极言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毫无原则,极度败坏。
【牛鬼蛇神】本义: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后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唐杜牧《<李贺集>序》:“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爲其虚荒诞幻也。”
今义:后类牛鬼蛇神用来比喻歪门邪道之流。拾年动乱时期,一大批知识分子被视为牛鬼蛇神,成了被专政的对象,痛遭打击。
【大放厥辞/大放厥词】本义:创造出大量优美的文章。此词乃韩愈老夫子所创造,《祭柳子厚文》云:“玉佩琼琚,大放厥辞。”
今义:指人狂妄无知,嚣张自负,乱发议论,实则愚不可及。
【不可一世】本义:可,指认可,称赞。此词意为,自视甚高,对天下人极少赞许推重。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今义:骄横自大,自以为了不起,其实一般。
【因循守旧】本义:遵从过去的习惯、规范,不轻易改变。此词,最初出自《<老子>河上公注》。《老子》四十九章有“圣人无常心,百姓心为心”句,河上公所注云:“圣人重改更,贵因循,若似无心。百姓心之所便,而从之。”意思是,治理国家的圣人,把更改(法度)等看得非常关键,(可能会影响百姓生活习惯、社会稳定),故以遵循旧有规范为贵。百姓习惯了已有的规范,圣人便顺从了他们,(而不愿随便改作)。此为老子无为思想在治理国家中体现之一。
新义:后指沿袭成规旧法,不欲改革图新。成了批评攻击保守顽固者的成语。《汉书·循吏传序》批评霍光曰:“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其实,韩初,继萧何为宰相的曹参,并未改变萧何定下来的规矩法度,所谓“萧规曹随”,也即前些年国家所谓的“不折腾”的意思。
参考文献:
《汉语大词典》。
高原,缐仲珊《“因循守旧”原来是褒义词——河上公老子注“圣人重改更、贵因循”论》,《甘肃高师学报》,2013,18(06):4-6.
更多人文文章,敬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地址:https://www.shumaav.com//jyuzs/high/46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