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广东高考默写 中考更难还是高考更难

2025-02-26 15:54:25 阅读 :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2013广东高考默写的问题,以及和中考更难还是高考更难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2013广东高考默写 中考更难还是高考更难

2019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的写作素材该如何积累

公考申论写作素材积累

一、可上网、或用手机上“四川人事考试网吧”搜索“free李老师来了”,我写的《申论理论知识储备》“多数参加国考、省考的考生,申论考分低,……”。

二、多在网上查阅“时政导向”方面的深度分析文章,

如专家学者有关食品、药品安全独特见解的文章。

中考更难还是高考更难

中考和高考哪个更难,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升学难度比较

在开题之先,我们来看二组数据。

1、2019年全国有初中毕业生人数1454.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人数839.5万人,那么初升高的比例为57.7%。

2、2019年全国有高中毕业生人数789.2万人,高考报名人数1031万,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915万,录取率达到了88.7%。

从上面的二组数据来看,很显然,中考的升学难度远高于高考的升学难度,中考竞争烈度非常高。

随着今年教育部要求普通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的比例要适当,大体相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普高的升学率还有可能会被压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2019年重庆初中毕业生人数为33万人,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为21万,普高升学率为63.6%左右,如果按教育部要求,那么普高升学率势必会减少比较大的幅度,这样一来,中考的竞争就会在目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而重庆本地的高考升学率达到了78%以上。虽然重庆的这个差距相对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收窄了很多,但同样可以得出中考的难度远高于高考的结论。

学习难度比较

如果只是从字面上理解,肯定是高考的学习难度更大,但是从学习规律上来说,初中年级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更难。

为何这么说呢?小学整个6年都是学习方法以及基础计算为主,英语以单词量为主,而进入初中,数学思维能力迅速提升,除语数外三科之外,一年级增加了地理、生物与历史等三科,学习内容相当于增加了一倍;二年级再进一步增加政治与物理,学习内容进一步加大;三年级课程内容减少,但再一次新增了化学科目。

整个初中阶段,三年的新增科目按照3门、2门、1门的速度递减,但是学习难度却是愈来愈大。初中基础不牢,高中地动山摇,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无法考入普通高中,除了国家普高和中职教育分流政策之外,这与初中的学科内容的增加,学生学习能力、吸收能力迅速下降有关,直接导致在这个阶段不得不分流。

这个也是我原来主张的小学缩减到5年,而初中提升到4年,高中可以压缩到2年的原因所在。为什么有的省市、有的地方学校,会在小学阶段加快教学进度,让学生提前完成小学阶段的教学,在小学六年级开始就学习初中一年级的内容?没有办法,初中阶段的学科内容太多,压力太大,要从中找到空间,就只有从小学方向去借时间。

高中阶段呢?通过中考的筛选,选出来那一半学习成绩尚可的一部分进行培养,而学科内容基本上不再增加,只是在各科的学习内容深度上进行衍生,这个难度相对初中来说,其实要“简单”很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好多“名校”在不断地加长初中阶段的学习时间,而却压缩了高中阶段的教学时间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民办教育学校在初中阶段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群体?因为公办初中不可能有民办初中那样多的时间地去让学生反复强化各个知识点,而且在政策上也不允许公办初中这么干,这就是民办初中崛起的“秘密”。

总结

高考是两者里面的最终极考试,学科知识、学习内容深度,肯定是难度最大的,但是从学生本身出发,从学习规律出发,中考才是最难的一关。度过了中考关,学生的真正学习压力少了,却又增加了外界无形的高考升学竞争力,反复地区巩固那些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寻求竞争中的胜出,这是纯粹的青春消耗。

怎样过法考

我是非法本20年一次性通过的!客观题182,主观题123!当时客观题成绩一般!以为过不去了,结果一查成绩过了!主观题我考完基本上觉得我能过了!因为我主观题我觉得学的还行!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和我主观题的学习过程(提到的机构和老师是自己跟的,不存在打广告)

我整个法考学习时间是从去年的4月份开始一直到11月28号考完主观题,经历大概八个月的时间。

首先在决定考法考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能不能坚持。因为过程真的太痛苦,尤其人到中年,同事表面支持背后看笑话,家人不理解,而且还要照顾家照顾孩子,本人有两个孩子。也是因为第二个孩子出生让我认识到我需要去努力改变现状,所以走上法考这条路。

其次是一旦开始就不要放弃,一定不要放弃。过了法考你会发现其实难的不是内容是坚持。而且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学学停停,学一小时中间半小时在发呆,看手机什么的。不要为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假感动。没有意义,考不过就是零。当然我到最后也松懈了,也坚持不住了,当时的想法就是赶紧考试,过不过都无所谓真的有点坚持不下去了。现在很庆幸自己挺过来了。所以一旦开始就不要放弃。

最后开始学习之前多看看经验贴,在结合自身的情况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我自己当时浪费了很多时间就是在改计划,换老师,换机构!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这八个月的一些经验!

客观题

第一如果你自己的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只买学习包,也可以跟老师,但是跟老师会麻烦些,因为大部分的推荐的老师都不是一个机构的!我是因为别人给的精讲书和真题,所以我第一轮是听了好几个机构的。

第二如果你时间不够,建议还是花钱报班吧,因为各机构为了挣钱免费的课出的都晚而且课时很长,讲的也比较全。内部班的话相对内容就会精简很多,适合时间不够的人。我是因为舍不得花钱所以基本都是白剽的。书都是别人给的,各种加群剽内部讲义。

第三不管你是报班还是自己买的学习包,都不要孤军奋战,多加几个群,一是有新的消息你能第一时间知道,二是照顾鼓励一下,三是过了以后未来从事法律工作也是你的同行,切记没营养的群就不要加了,加了也赶紧退。

第四进入正题,我一共分了四轮学习:精讲,真题+真题讲解,背诵卷(有的机构是提分,有的是精粹,意思都差不多),最后疯狂做题。

第一轮精讲大概听了4个月,没错是4个月,而且正常一倍的速度。真的很慢而且听不懂,听完就忘。这个都正常,那么多内容怎么可能都记得住,所以第一不要慌,直接做题,有的人是边听边做题,看个人喜好。

第二轮就是做题了我是做完一科然后听一科的讲解。大概用了1个月时间,这时候感觉自己进度慢了,所以白天在单位没事就学习,晚上回家学到12点,进度快了一点。

第三轮背诵卷,一定要跟着写一写,这样有利于记忆,不用想记笔记一样,你随便找个纸在上面写的自己能看懂就行,主要为了记住,写的细了浪费时间。这个中间我用笃马把章节的题又从新做了一遍,不过不是大把时间做的,是碎片时间,没事就做10道题。有时上厕所也做几道,抽烟时也做几道,反正就是抓紧一切时间。这个中间每天上下班时就会找自己薄弱的地方从新听课,我开车上下班每天在路上大概一个小时,我从学的第一天就开始用喜马拉雅听,上面能搜到带背,或者小知识点的串讲的音频。

第四轮就是做题了,也是最痛苦的时候,天天做题,时时刻刻在做题,这时候你手里背诵卷可以用来当字典用,实在不懂回去翻翻,其余时间还是做题,使劲做题,往死做题。题量上来了,通过率自然就高了。

因为非法本零基础的原因,我的客观成绩不是很高,刚过线两分,所以到主观题我通过我觉得还是很幸运的,幸运的不是别的,而是自己主观找到了学习方法。下面和大家分享下主观题经验

主观题

第一用大概10多天的时间听完了官方指导案例,书在网上买,众合有免费的课,是年轻老师讲的,个人觉得也不错,我是客观考完第二天就开始了主观题,先不管过不过,都要开始了。如果等10天后出成绩一切都晚了。

第二听法条课,我当时是买的觉晓的小课,因为时间不够一直都是上下班时候听。

第三建议不要听精讲课了,但是要听中特,大部分的老师都会讲原理,要不根本背不下来那么多。如果你是二战主观,没有客观的压力。如果那样你可以听,但是各机构为了让你花钱报班,所以免费课程出的比较晚。所以要是二战建议听客观精讲。

第四我自己主观题也浪费了5.6天的时间在听精讲,后来发现时间不够放弃了。然后再觉晓上买的题,花了500元,应该是我法考投入资金最大的一笔了,我一直用这个答题的软件做题,这个还是很推荐的,他是把官方指导案例的分成若干个小问,7科大概有500左右道题,每个题答完都是电脑自动批阅的直接出成绩,你可以看到自己答没答到踩分点。我是最后10多天一直就在做题,然后反复看答案,在加上每天都背一个小时的中特!

其实时间不够了,最后题我也没做完,行政我一点都没做,我是战略性放弃行政的(主观答的行政,放弃的商法[捂脸],因为先看的这两个题的问题,行政前三问太简单了。果断做的行政)

再就是做题时注意的,一定要翻法条做题,一定要。不要管别老师说的什么法条是补充用的,他们都教了那么多年课了当然张口就来了!但是你一定要先判断问题,首先你能答出问题,为什么你就要翻法条了!我当时看到问题第一时间是翻法条,自己也特意练习翻法条。

最后也送给所有想考证想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人一些心里话: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意见,自己觉得有意义就去争取。即使未来真的不一定用的上,你自己也要坚持一点,就是有证就比没有强。还有就是如果你有家有孩子有工作,一定要照顾他们的感受,业务时间多陪陪家人。学习的时间自己挤出来!

行测如何拿高分

盼望着,等待着,煎熬着,公告依然没出,考试时间仍然未定,但是各位考生的内心是清楚的,那一天快来了。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让自己的成绩再进一步,是现在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行测考试:题量大,时间紧,要想在最后的备考阶段再提几分,就要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来突破瓶颈。针对这个问题,尚邦公考师资团队对正在备考的考生建议如下:

一、优势项目不能丢,薄弱版块要提升。

相信经过前期长时间的备考复习,行测的所有考点、题型和解题技巧,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到目前这个阶段,考生的分数普遍比较难再有所提高,也就是进入了大家经常说的“瓶颈期”。那么怎么突破瓶颈呢,就要做到“优势项目不能丢,薄弱版块要提升”。

行测有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大版块。很少有考生对所有版块都擅长。那么我们就需要确定自己的优势项目和薄弱板块,制定不同的备考策略。

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做几套模拟卷,自测一下。优势项目指的是用时少,准确率较高的版块,而薄弱版块即为做起来最吃力、用时最长、得分最低的项目了。优势项目在这个阶段只需要通过刷题来保持状态和做题的感觉即可,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薄弱版块还有上升的空间,则应投入更多的精力,重点突破,这样你才能突破瓶颈,再进一步,说白了就是多拿几分。当然,这个要因人而异,比方说数量关系,对大部分考生来说,都是薄弱环节,但是如果你其他版块还有提升空间,建议你先就搞定其他版块,最后进攻数量。原因嘛,你懂得。

二、薄弱版块要提升,找对方法是关键。

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怎么快速突破薄弱环节,方法就至关重要了,总结起来一句话“回顾梳理知识点,分析归纳找方法”。

第一,对于自己的薄弱版块,一定要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梳理,了解常见的命题特点、考查形式、题型特征以及常见的解题方法,吃透、融会贯通,这才是突破和提升的前提和基础,不然,你就算刷再多的题,也无济于事。这好比我们经常看的武侠片里练功一样,为什么都让你先扎马步,练基础啊?如果你根基不稳,招式再漂亮,也都是花架子。

第二,基础打好后,就要对薄弱项目做大量的专项练习了。通过尽可能多的题目,去对理论进行应用,有问题及时进行回顾,在做题中要注意积累做题技巧。比如:

数量关系:考生可通过大量的专项练习增加多种题型的熟悉度。要能快速判断相应题型,掌握相应技巧,必要时要总结和领会一些快速答题的技巧,比如整除特性、代入排除法、特值法等常用的题目特点以及解题方法。

图形推理:建议考生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多总结几种图形,来提升考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言语理解:此部分比较依赖考生的语感,需要经过长期知识体系的积累和锻炼。那么在短期内想要突破,建议考生可以多研究历年的真题,尤其是真题中错误选项,思考出题者经常设置怎样的“陷阱选项”。

第三,考生在做专项练习时,切记单纯的刷题,盲目的刷题是无意义的。要多总结多思考,熟练掌握做题技巧,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提高答题速度。每做完一套题目就要做总结,不仅仅要总结做错的题目,还要总结作对的题目。总结错题的目的在于分析做错的原因,并归纳出解题技巧,并熟记答题思路。而总结作对的题目在于举一反三,仔细分析有没有更好、更快的方法。比如资料分析,题目虽然做对了,但是你用了1分钟,你如果再分析一下,或许会发现,这个题压根不需要计算,看看就够了。

三、全真模考很重要,调整状态上考场

现阶段,大家在做专项练习的同时,一定要抽出固定的时间来进行全真模考,保持做题的感觉和应试状态。建议大家一定严格按照答题时间来进行,联考一般都是上午9点至11点考行测。有条件的考生可在那个时间段做题,这样真正到了考场,也便于考生迅速进入答题状态。

另外,在进行全真模考的时候,建议做好以下事情:一是确定好答题顺序,可以从自己擅长的部分入手,从易到难(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安排);二是分配好各版块的答题时间。建议按照分配的时间多强化练习几次,不断调整到各版块最佳答题时间并保持稳定。每个版块的时间根据个人情况来安排,要兼顾做题速度和准确率两个方面,切忌单纯追求做题速度。三是一定要留出充分的涂卡时间!一定要留出充分的涂卡时间!一定要留出充分的涂卡时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个在模考的过程中就要养成习惯。

现阶段是各位考生复习备考的最后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这段时间,相信行测成绩会提高不少的。所以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弃复习。我们相信考生只要准备充分就能一举拿下联考,凯旋而归!当然,大家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咨询沟通。尚邦公考,成“公”之路,始终与你相伴!

2013广东高考默写和中考更难还是高考更难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文标题:2013广东高考默写 中考更难还是高考更难 - 高中教育
本文地址:https://www.shumaav.com//jyuzs/high/461209.html

上一篇:2013广东高考试题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