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成绩查询(高考750分实行了多久了)

2025-04-09 16:56:00 阅读 :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2014年高考成绩查询的一些知识点,和高考750分实行了多久了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2014年高考成绩查询(高考750分实行了多久了)

高考750分实行了多久了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模糊,因为现今各地的高考分制度不同,具体如下。

上海

启动时间:2014年|执行时间:2017年

上海高考改革要点:

1.2017年高考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不分文理。

2.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六门中选择三门,5月考试.

3.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即1月和6月两次,考生可择优取高分计入高考成绩。

4.高考成绩=统考科目+选考科目,满分60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最高70,最低40;总分660;

5.2016年起,合并本科一、二本批次,并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6.仅报考专科高职志愿的学生,只计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专科高职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浙江

启动时间:2014年|执行时间:2017年

高考改革要点:

1.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考科目,不分文理。

2.外语与三门选考均有两次考试机会,成绩两年有效。

3.选考科目: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技术七门中选择三门。

4.高校提前两年公布选考科目范围,至多三门,考生一门符合就可报考。

5.高考总分750分,语数外每门满分150,选考科目按等级打分,最高100。

6.取消一、二本批次区别,录取不分批次,“专业+学校”平行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

北京

启动时间:2017年|执行时间:2020年

高考改革要点:

1.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2.英语一年两考。

3.未来北京高考本科不分一二三批了。

4.2017年起13个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5.2017年高考少数民族加分范围调整。

6.2017年高考考纲新变。

7.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8.2020年起,高考成绩由三门统考成绩+考生选考的三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高等院校要求提前公布选考科目要求。

天津

启动时间:2017年|执行时间:2020年

高考改革要点:

1.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2.2020年起,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3.高考成绩=3门统考成绩+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4.英语提供两次机会,取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5.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统一高考相对分开,高职院校改为春季招生。

6.2018年全市取消全部奖励性加分。

山东

启动时间:2017年|执行时间:2020年

高考改革要点:

1.2015年英语科目使用全国卷,2016年语文和数学使用全国卷,2018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3.2020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夏季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高考总成绩由3门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总分为750分。

3.一批二批合并,除提前批次外,不再分批次录取。志愿填报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

4.2020年起,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总分750分,其中文化素质部分320,专业技能部分430。

海南

启动时间:2017年|执行时间:2020年

高考改革要点:

1.不分文理

2.从2020年起(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高考录取总成绩=“语数外”全国卷高考成绩+3门“学考”成绩。

3.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即原来的一、二、三本将被合并为本科批。

4.本科批次初步拟定考生可以填报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内,考生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5.高考时间调整为4天,统考科目(语、数、外)6月7-8日举行;选考科目6月9-10日进行。

广东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高考开始实行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高考科目为“3+3”,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和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考试方式。

2.等级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每学科均有两次考试机会。

3.合并本科录取批次。

4.平行志愿数从原来两批11个增加到15个。

5.本科批次文理科专业高中学考成绩等级要求为2个C及以上。

6.体育艺术类统考专业、中职“3+证书”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江苏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高考统考科目仍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保持不变。

2.不分文理。选考科目由现行的“6选2”调整为“6选3”,并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重庆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2.高考总成绩=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50分,6月份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的总和。

3.外语科目考两次,4、6月份考试,取最高成绩。

河北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2.2021年起,统考科目变为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50分。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成绩。

3.录取依据变为“两依据,一参考”

4.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并根据情况逐渐取消录取批次。

四川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不分文理,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

2.从2021年高考开始,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成绩。

3.从2021年高考开始,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

4.从2021年开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时间安排在当年春季。

5.取消体育特长生等所有鼓励类加分项目。

湖北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从2018年秋季入学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2.从2021年起,实行“3+3”模式。高考总成绩=“语数外”全国卷高考成绩+3门“学考”成绩;

3.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4.平行志愿由6个变成9个

5.试行“院校+专业类”分类投档录取

河南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批录取

2.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学生开始,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3个选考科目考试成绩组成。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吉林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2021年高考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山西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学生开始,不分文理科。

2.2021年高考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3.外语听力“一年两考”,取较高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4.录取模式调整

黑龙江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2.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高考成绩=3门统考+3门选考,总分仍为750分。

3.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4.将逐步取消高考招生录取批次

辽宁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2016年取消一批本科A、B段的设置,统一为一批本科;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

2.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3.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安徽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2.改进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形式和方式。

3.增加高校和学生双向选择机会。

4.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5.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涵盖所有科目。

6.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江西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二三本合并为新二本。

2.体育类增设一批本。

3.艺术类平行志愿进一步扩大。

4.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学生开始文理分科。

5.2021年高考时将按照“3+3”标准进行。

贵州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合并文史、理工、体育类二本、三本录取批次,并入二本。

2.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学生开始,不再分文理科。

3.2021年高考成绩由“3+3”构成。

4.录取机制为“两依据一参考”。

湖南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2.2021年高考起,实行3门统考+3门选考模式;高考总成绩=“语数外”全国卷高考成绩+3门“学考”成绩。

3.逐渐取消招生录取批次。

4.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5。高考新政落地后,走班将成为常态。

福建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2021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

2.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考生总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自选3门科目成绩组成。

4.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0年,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

内蒙古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学生开始,不分文理科。

2.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3.高考改革时间安排和科目设置。

4.改革招生录取机制。逐步整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5.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6.增加农村牧区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7.完善自治区高校招生选拔机制。

青海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统考科目变为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50分。

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成绩。

3.地理、政治、历史、生物、化学、物理6选三,计入高考总成绩。

4.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

5.2018年在各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并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西藏

启动时间:2018年|执行时间:2021年

高考改革要点:

1.统考科目变为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50分。

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成绩。

3.录取依据变为“两依据,一参考”。

4.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并根据情况逐渐取消录取批次。

陕西

启动时间:2019年|执行时间:2022年

高考改革要点:

1.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高考成绩由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学生自选的3个科目的等级性考试成绩组成。

2.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

宁夏

启动时间:2019年|执行时间:2022年

高考改革要点:

1.不分文理,统考科目变为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50分。

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成绩。

3.学业水平考试6选3。

4.依据高考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录取依据变为“两依据,一参考”。

云南

启动时间:2019年|执行时间:2022年

高考改革要点:

1.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学生开始,不分文理科。

2.外语一年考两次。

3.考试科目由现行的3+文综、理综,改为“3+3”

甘肃

启动时间:2019年|执行时间:2022年

高考改革要点:

1.统考科目变为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50分。

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成绩。

3.地理、政治、历史、生物、化学、物理6选三,计入高考总成绩。

广西

启动时间:2019年|执行时间:2022年

高考改革要点:

1.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2.2022年高考起,统考科目变为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50分。

3.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成绩。

4.地理、政治、历史、生物、化学、物理6选三,计入高考总成绩,每门100分,在高三考试。

5.从2022年起,实行“3+3”模式。高考总成绩=“语数外”全国卷高考成绩+3门“学考”成绩。

6.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

7.高职院校招考与普通高校会相对分开,逐步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其中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历年考研数学一平均分大概多少

2014年考研数学平均分数一:67数二:71数三:692014年考研数学难度较大,这在平均分中就可以看出。小题较难,大题不难。很多考生直言在考场中出现心理崩溃的现象。2013年考研数学平均分数一:73.86数二:78.49数三:81.802013年数学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出题思路与往年不同,尤其是数学2,很多考生反映难度非常大,上手非常不易。2012年考研数学平均分数一:80.11数二:82数三:81.542012年普遍反映数学考研较简单,考察的题目也交际处,这从创新高的平均分中也可以看出。2011年考研数学平均分数一:77.16数二:80.66数三:82.84据说是五年来的新低,很多考生抱怨区别度不大。呵呵,有时候出题方也是相当难做人的有木有。2010年考研数学平均分数一:70数二:64数三:73.462010年的数学打破了历年数学出题的规律,特别是概论的大题,一般是直接考二维随机变量和估计,但2010年考的更深了

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为什么不一样

答:高考的公平、公正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比如:大家会问高考不用统一试卷,招录不用统一分数线,特别像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这样高考人数大省,每年这些省份考生的考分“水涨船高”,但高分并不一定高录取,似乎也不太公平。这其实就涉及一个”全国统一试卷、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是否可行的问题。

一是全国统一高考试卷或统一录取分线迟迟不能推行,原因在于全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也决定教育。我国由于南北发展不平衡,东西经济差距大。所以,首先在享有公平教育资源上不均衡。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如江浙一带,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设施优厚,人文资源丰厚,所以人们的理念,家长的信念,学校办学力度等,都会随之增强。再比如:一线城市的北上广深,教育资源也非常雄厚,所以这些地区的广大学生就会享有优厚的教育资源,而西部和落后地区在这方面与他们相比,也是远远地有着巨大差距。即便河南这个地方,经济发展并不属于东部地区,但人口多,考生人数多,彼此间竞争压力大,每年的考试分数水涨船高。而这些地区,如果完全放开高考试卷和招录分数线的话,可能每年被录取的人数,就会独霸天下,而其它地区的学生则会出现”零录取“现象,这样这些本就贫困的地区,教育也会更加落后,经济也会发展更加迟滞,恶性循环。反过来,会对全国教育造成更大的不公平。为了招生人数的公平,为了支援和照顾西部欠发达地区,所以考试试卷和招生分数线就很难统一。但是,随着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考生意识的觉醒,人们会越来越发现自己被同一所大学录取,可能在分数上天壤之别。比如:河南的高考分数650分,最多考上的也只是一个重本大学,但在新疆、西藏就可能是清华、北大的成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后,才会百样想法地呼吁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分数线。现在虽说高考试卷在逐渐统一,但分数线全国统一的话还会有一个很长的路在走,那得看全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一体化进程而最终决定。

二是如果全国硬是推行统一的试卷和招生分数线,也会造成泄题或区域性矛盾加大的严重问题。

全国22个省4个直辖市,960万广袤的土地,全国近14亿人口,而每年参加高考人数呈递增或趋平的情况下,比如:2014年全国高考人数为939万,2015年高考人数为942万,2016年高考人数为940万,2017年高考人数为940万,2018年高考人数为975万,2019年高考人数为1031万。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每年我国参加高考学生的人数,就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数,如果全国此时强制推行统一试卷,强制推行统一招生分数线,不但会给试题管理、运输、分发等造成很大困难,还会时时存在着泄密考题的巨大风险,同时即便考题保密工作做得万无一失,但如果出现某几个省或某一局部地区招生数一年或数年为零的情况,就可能出现集体聚众讨要说法的风险,再退一万步讲,即便人们的思想觉悟完全提上去,不闹事不聚集完全适应这种“公平”的竞争,但长期看这种做法也会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极为不利,长期看仍是不安全不稳定的根源。

三是实行灵活的政策性倾斜和加权调重做法,甚至比统一考卷和统一招录分数线更让人感觉向好。

全国统一试卷和统一招生分数线,呼声很高,有时候势在必行,也许是改革趋势。但事实求是地说,任何变革都会经过一个探索求证的过程。全国10多亿人口,又广泛地分布在这么广阔的国土上,每个地区的情况又都不一样。如果采取全国统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这样看似公平但实则又有诸多不公平。但话也说回来,如果长期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采取照顾性做法,也会挫伤中东部考生的积极性,也会助长西部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的惰性,这样会客观事实上造成教育的活力欠佳。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客观公正而又不失活力和积极性地解决这一问题呢?采取”特岗“、”支教“等资源扶持,另一方面对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考生,适当增加考生录取名额,渐次推行”按考生人数的招生比例“政策,而逐渐变革各省无论人数多少,都统一分配招生名额的做法。在全国经济基本统一水准的情况下,全国教育基本统一水准的情况下,全国统一的招生政策就会落地生根。

总之,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招生分数线这样的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民生和社会问题。不能一刀切、大统一,但也不能僵化、走形式主义,更不能一味地照顾倾斜而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照顾性与临时加分政策加权,支教特岗与教育资源等。那么,中国一直在进行着的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变,改革意味着搞试点,提高均衡性调重等,多种手段并用,逐渐实行全国教育的公平、公正招录。

人才质量的选拔,是事关教育兴国的大事。为了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从最初的完全应试开始到现在的逐渐向考察学生综合素质方向发展。从过去的工科人才缺少,极其重视数理化开始到现在的综科方向发展。整体看,教育改革是积极向好的,是个渐趋成熟的过程。高考也是普通家庭的大事。金榜题名是每个孩子的梦想,十几年的付出,今朝是回报的日子。期待学子们都能考出好成绩,都能凭借好的成绩进入好的大学,圆我心中梦。

欢迎关注@家国子华心经教育,谢谢您的置评建议。

原创不易,侵权必安究。

怎么才能拿到全国高考考试资格

参加高考,条件是你户口所在地进行高考报名。年龄从17岁到70岁都可以参加高考。满足以上条件可去当地教育局正常报考就可以参加考试。如果是在校生,学校会统一去教育局报考取得考试资格。

高考,一般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现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3种形式。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之一。

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考试局)命题,2014年6月7、8日考试(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海南省为6月7日、6月8日、6月9日)。

高考成绩直接影响所能进入的大学层次,考上一本大学的核心前提就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语100分(会考),语文提高到200分。

2014年9月4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公布:文理不再分科。2015年起,高考将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制度,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

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科。

1983年,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名义上是为学生减负,结果非但减不了负,还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同年,政治被排除在统考科目之外,理科考试中不再考政治。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同年广东率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出现在高考科目中。

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高校毕业生缺乏技能、就业困难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扩招的反思。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2003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90所;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

2008年,中国开始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年2月,公布公开征求意见稿,7月发布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全文。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2014年12月16、17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效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四大高考改革配套方案。

OK,关于2014年高考成绩查询和高考750分实行了多久了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2014年高考成绩查询(高考750分实行了多久了) - 高中教育
本文地址:https://www.shumaav.com//jyuzs/high/462583.html

相关文章